點擊 > 綜合言情 >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新君定(1更)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新君定(1更)

韋皇後的確心狠手辣,不僅對永昭帝這樣,對自己也是這樣。

她刺向腹部那一刀,雖則說已經儘量避開要害,但是她並非習武之人,對自己身體結構並未瞭如指掌。

可以說,那一刀是她以性命來冒險的。幸好,她賭贏了

當韋皇後睜開眼睛的時候,儘管全身都感到無比疼痛,但是眼中的喜意根本就壓抑不住,整個人如在雲端漂浮一樣。

那是無拘無束的自由感覺,若不是她喉嚨乾澀,她真想大笑出聲。

她贏了她賭贏了用自己瀕死在鬼門關走了一圈,換來了她皇兒的至尊之位,值得,太值得了

此刻的韋皇後是所有人關注的重點,坤寧宮這裡有無數太醫和宮女內侍守著她,她只輕輕動了動,便立刻被注意到了。

“娘娘,您可醒來了,太好了,太好了太醫,娘娘醒了”綠琴驚喜地喊道,喚來太醫為其診治。

與此同時,她彎腰趨近了韋皇後,小聲地說道“娘娘,國公爺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了,請您放心。”

國公爺,自然是承恩公韋晟。

韋皇後之所以敢這麼放心地昏迷過去,自是將一切都託付給承恩公府了,也十分相信自己的父兄。

現在聽到綠琴的稟告,她心中越發大定。

父兄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現在她既然已經醒了過來,那麼一切也就盡在她的掌握之中了。

韋皇後不再強自壓下四肢百骸的疼痛,隨即便發出一聲痛呼,虛弱地說道“殺殺皇上的人,是汪印”

縱然是第二次聽到這樣的話語,坤寧宮這裡的太醫內侍們仍舊內心驚懼,連大氣都不敢喘。

是了,當時皇后是在紫宸殿中的,現在皇后徹底清醒過來了,紫宸殿中的真相也就能昭昭了。

大安原本動盪不已的朝局,隨著韋皇後的清醒而似乎穩定了一些,然而底下的暗湧卻是更激烈了。

國有大喪,每個官員都穿著一身白衣,臉上都帶著悲痛,步履卻是無比匆忙。

特別是禮部的官員,忙得腳不沾地,是連悲傷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在忙著處理永昭帝的喪禮。

按照大安朝的禮制規定,帝王須得從顯德殿出殯,而後再抬入皇陵。

如今顯德殿前已經跪了大大小小的妃嬪,她們斷斷續續地哭著,令這裡瀰漫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悲痛。

帝王駕崩了,不管有多意外,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駕崩,這都意味著一個朝代的終結了。

所有朝臣都很清楚皇上駕崩了,永昭年已經結束了。

當然,他們更清楚的是,有結束便有開始,雖然永昭年是結束了,但是新一朝也已開始了。

宣政殿旁邊的待漏閣內,聚集著好些官員將領,他們個個都深色肅穆,沉默不言。

這些官員,有中樞三位主官,有世襲罔替的兩位一等國公,也有京畿衛大將軍等,乃是國朝最頂端的力量。

沉默良久之後,裴鼎臣率開口道“國有大哀,令我朝山陵崩,舉國陷入悲痛。然而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務之急,是要儘快定下新君,以穩住國朝,諸位大人以為呢”

國朝的新君,不應是官員將領選出來的,而是由皇上定下來的,然而事出突然,永昭帝意外駕崩,情況就不一樣了。

如今的大安朝,太子未立,自然,也就沒有了新君的人選。

這些人聚集在這裡,主要就是為了這件事。

畢竟,活著的人比死去的人更重要,新君的人選自然也比永昭帝的喪禮更為重要。

國喪,自然有禮部章程,但是新君人選,屬誰

見到所有人不說話,裴鼎臣又說了“兩位國公爺乃國朝基石柱梁,不知道兩位國公爺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齊瞻竹和湯源是握有實權的國公勳貴,可謂位高權重,在確立新君一事上,的確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難怪裴鼎臣最先詢問他們兩個人的看法。

然而,他們都是搖了搖頭,都沒有說話。

在冊裡太子一事上,定國公府明面上從來不站隊,此刻同樣是如此。

至於湯源,更是不會開口了,絕不可能說出心目中的人選。

裴鼎臣嘆息了一聲,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只是眉頭皺得越來越緊。

這個時候,邵世善開口了,這樣道“諸位大人,如今朝中這樣的狀況,新君人選不是很明顯了嗎”

“皇上還在的時候,屬意的太子人選是十八殿下和二十一殿下。可是,二十一殿下被皇上關押在紫宸殿,是被皇上厭棄了的皇子,可見皇上心中真正屬意的乃是十八殿下。十八殿下乃皇后娘娘所出,當是新君的最佳人選。”

隨著邵世善的話語落下,待漏閣這裡氣氛似凝了凝,卻沒有人提出異議。

邵世善所說的沒有錯,皇上原先就屬意十八皇子,又是皇后所出,的確是新君的最佳人選。

然而他們心中就怎麼這樣猶豫遲疑呢

邵世善的話語,聽起來的確是這麼個道理,但前提是永昭帝正常駕崩的情況下。

如今永昭帝意外駕崩,還牽涉到韋皇後,這新君人選當真是不好說。

然而,除了十八皇子,還有哪個皇子能夠成為新君呢

讓邵世善意外的是,最先開口贊同他的,竟然是定國公齊瞻竹。

“老夫贊同邵大人的話語。新君一日未立,國朝一日就動盪不已。十八殿下,當是最適合的人選。”齊瞻竹這樣說話。

湯源看了齊瞻竹一眼,垂眸想了想,也開口道“老夫也贊同。”

在前來待漏閣之前,他們都已經說好了,此時當然是一樣的看法。

兩位一等國公都這樣說了,自然官員將領自然也沒有什麼想法了,紛紛表示了贊同,都言十八殿下乃是最適合的人選。

這樣的結果,正是邵世善所期待的,然而事情也太順利了些

他原本以為,還須得使盡渾身解數與這些人針鋒相對,還想著無論如何都不會退讓的,但是這些根本用不著了

他不著痕跡地看了看齊瞻竹,總覺得心中有些不定齊瞻竹似乎太好說話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