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 綜合言情 >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 1415.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劍指

1415.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劍指

一把利劍就橫在脖子上,劍刃還在一點一點在加深,然後都有鮮血滲透出來。

這些大將軍驚駭地看著汪印,見其容貌俊美無儔,彷彿天上仙人,偏偏神容淡漠,周身散發著是殺氣。

在他看來,眼前的人哪裡是什麼仙人,分明是惡鬼,讓他們生出了無窮無盡的恐懼。

他們早就知道汪印行事無忌、心狠手辣,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想到,汪印竟然膽敢威脅他們出兵!

難道汪印行這大逆不道之事,就不怕嗎?

朝廷若是知道汪印調走那麼多士兵,定會將汪印夷九族!

不對,汪印軍中孤卒出身,又是個宦官,哪裡有九族可以夷?他已經娶妻,最多就只能夷其妻族了。

如此一來,汪印還真沒有什麼好怕的!

這些大將軍還想力爭反抗,但是寸寸深入的利刃不給他們任何反抗的機會。

汪印的意思表示得很明確:要麼留命,要麼調兵。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大將軍還能怎麼辦?他們當然無比愛惜命,自然就只能選擇調兵了。

這些大將軍最終被迫妥協,除了脖子上橫著的那把利劍之外,還存了一些不可道的心思。

兵,是可以借的,朝廷日後追究起來,他們也能有說法,但借兵之後的事情,就與他們無關了。

汪印想借三萬士兵,可以,但他們不保證這三萬士兵願意跟著汪印!

一旦這些士兵離開了各衛兵營,那麼他們會做些什麼,就不是他們各位大將軍可以控制的了。

在這些大將軍的心目中,這些士兵一定不會聽信汪印的命令,那麼就讓汪印帶走又何妨?

便如此,汪印便從京畿衛、山東衛、河內衛借了將近十萬兵馬。

至於這些各衛大將軍暗暗存著的小心思,汪印表示完全不是問題。

他領兵經驗豐富,既然膽敢從這些衛借兵,就已經想好了怎麼率領這些人馬。

為了抗擊大雍,這一次幾乎所有的緹騎都出動了,明裡暗裡,他們各有所長,各安其事,用最快的速度接管了這些借來的兵馬。

緹騎之中,有善於掌管物資的,所做的便是想方設法籌措軍需糧草,所幸汪印有一個運轉閣,又加上元康公主的宮中右藏暗中大力支持,所以這些兵馬的衣食住行都不是問題。

俗話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只要軍需糧草的問題解決了,那麼剩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從各大衛將借出這些兵馬之後,汪印立刻就將這些兵馬打散,分成了一個個小營,每個小營都有不少緹騎。

緹騎本來就是從軍中選拔出來的,緹騎的武功要比這些士兵高很多,在震懾的前提下,這些緹騎就只做一件事:將雁西衛傳來的所有緊急軍報都告訴這些士兵。

雁西衛所有的情報,包括關寒松和宋定邊率領著兵馬去了雁州,包括宋定邊和穆誼從雁州去了雲州,包括穆太澄率領著雁西衛打算死守雁州……

一個個軍報,代表著越來越緊急的情勢,也顯示了雁西衛士兵死戰也不後退的決心。

這些士兵,不是所有人都像雁西衛那樣有那麼高的決心,也不像雁西衛那麼果敢勇猛,但是他們也不是為了活命而做逃兵的人。

緹騎的那些軍報,讓他們充分知道了當前的戰況,那就是大雍五十萬兵馬已經逼近了,倘若雁西衛戰敗,那麼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了。

當前的情況就是,要麼前去雁西衛戰鬥,尚有一線生機;要麼就是慢慢等著大雍士兵殺到,絕無生機。

是博一線生機,還是苟一時之安,這就是擺在這些士兵面前的選擇。

除此之外,緹騎們說得最多的便是穆誼和巾幗營士兵。

本該在家宅中嬌滴滴的姑娘們,都上了戰場殺敵,還是擋在了最前方,那麼其餘的士兵又怎麼做?

緹騎雖然習慣沉默寡言,但是當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可以滔滔不絕!

於是,這些被借出來的士兵就發現,緹騎中能言善道的人不要太多!

他們被這些緹騎說得一時羞愧得低下頭,一時又胸中激盪澎湃,恨不得立刻就衝到雁州,與大雍士兵決一死戰。

當然,並不是所有士兵都這樣,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士兵都想逃脫的,汪印也不二話,直接斬殺了那些鬧得最歡的人。

在連殺了上百人之後,他們終於深深領會到了汪印的殺氣。

亂世用重典,事急從權,汪印須得帶著這些士兵去支援雁西衛,自然不會給他們任何逃脫的機會。

至於他們是不是齊心,是不是會服從他,汪印根本就不在乎。

等他們到了雁西道,等他們與大雍對決的時候,他們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如果不想死,那麼就殺敵!

就這樣,汪印帶著近十萬兵馬一路飛馳,來到了與雁西衛相鄰的劍南衛。

劍南衛這裡的情況,比其他三衛都要特殊,但是在汪印看來,這種特殊恰恰就是好事。

因為,如今的劍南衛也在動亂之中,周南與袁振這兩位將軍意見不合,正在對峙之中!

在大雍士兵壓境的情況下,袁震極力主張劍南衛去支援雁西衛,但周南只想領兵後退,他們在此事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這一次,袁震並不是什麼好都不在乎了。

他可以不在乎周南冒領他的功勞,也不在乎周南將他的武略據為己有,也不介意幫助周南樹立大將軍的威信,因為他這些不在乎的,都是為了劍南衛能夠更好地保家衛國。

如今,五十萬大雍士兵已經殺到家門口了,正是劍南衛保家衛國的時候了!

最開始的時候,袁震苦口婆心地勸說周南,告訴周南一旦雁西衛敗了,那麼國朝就會受到重創,屆時天下大亂生靈塗炭,劍南衛自然也難以逃脫。

他告訴周南,唯今之計,便是立刻發兵前往雁州,與雁西衛共同抗敵。

可是,周南卻以朝廷沒有命令、故而不能出兵為由,堅決不支援雁州,並且還想帶著士兵後退。

如此一來,袁震就絕對不能忍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