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 綜合言情 >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 1425.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趁勢起

1425.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趁勢起

只聽得來人大聲說道:“母後,您錯了!若您在此時問罪汪印,才是真正對不起父皇!現在國朝險勝,最緊要的便是休養生息。母後怎麼能因為一己私慾,而讓國朝再動干戈?”

這樣一番話語,可謂極嚴重的指責了。

朝官都沒有想到,國朝之中竟然還有人膽敢當著韋皇後的面說出這樣一番話。

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說出這番話的,竟然是十皇子鄭訓!

這……十皇子是養在韋皇後膝下的,現在卻當眾反對韋皇後,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韋皇後自己也愣住了,她愕然地看著鄭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個她的便宜皇兒,一直養在她膝下的人,一直仰靠她鼻息生存的人,膽敢說這樣的話?

韋皇後感覺就像被人扇了好幾個耳光,臉上火辣辣的,又驚又怒:“你在胡說些什麼?”

鄭訓怕不是瘋了吧?為何會說出這樣一番話語?

鄭訓當然沒有瘋,事實上,他無比清醒。

面對韋皇後的訓斥,他依然一臉堅決,繼續道:“母後,朝局並不是兒戲,兒臣懇請您聽聽諸位大人的意見。母后在出兵一事上猶豫不決,才會殆誤戰機。現在天佑國朝,汪印率兵取得了勝利。母後應該對這些人大加封賞,好穩定軍心,讓國朝休養生息才是,怎麼能問罪他們?”

聽到他這些話,有不少朝官點了點頭,不禁認真打量起鄭訓來。

十皇子在朝中才能不顯,又一直唯韋皇後馬首是瞻,他們其實對這個皇子沒有什麼太深的印象。

但他卻說出了這番話,可見自有一番見識,腦子十分清醒。

尤為難得的是,他養在韋皇後膝下,想來需要靠著韋皇後護佑,但為了國朝,為了大義,他還是站了出來。

他內心必定經過一番掙扎磨難,國朝有這樣一位皇子,實乃幸事!

韋皇後終於回過神來,並不是她看錯了,也不是她聽錯了,她的便宜皇兒真的是說了那麼一番話,當中打她的臉!

反了,反了!

這麼一個賤種,怎麼敢?

韋皇後氣極,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衝上去狠狠地刮了鄭訓幾巴掌,大聲吼:“連你也膽敢欺負我們孤兒寡母?是不是見本宮不如汪印了,所以才想巴結上汪印?你們這些牆頭草!”

官員們都驚呆了,完全沒有想到韋皇後猖狂若此,竟然膽敢當眾扇國朝皇子的耳光!

這明顯意有所指的話語,讓他們都皺起了眉頭:瘋了一樣的人,應該是韋皇後才對。

鄭訓雖然沒有什麼勢力,但也是大安朝的皇子,養得細皮嫩肉的,韋皇後這幾個用力的巴掌,立刻就在他臉上留下了通紅的印子

他卻毫不在意,頂著幾個好通紅的印子,微微仰著頭說道:“母後,就算你責怪兒臣、厭棄兒臣,兒臣都要斗膽說一句:現在人心渙散,母后不想著怎麼善後、安撫軍心民心,一心想著趁機奪權,您……您這樣才是真的對不起父皇!”

鄭訓漸漸紅了眼睛,話音都哽咽了:“若是父皇還活著,早就發兵了,何須折損這麼多士兵?兒臣一想到那二十萬士兵,就心如刀割!”

“母後,您是兒臣的母后,身為人子,兒臣應該聽從母后的話語。但是,兒臣除了是母后的兒子,更是大安朝的子民!”

他看著韋皇後,眼中有愧疚,也有悲傷,但更多的是堅決。

他一撩衣袍,竟然跪了下來,這樣說道:“母後,兒臣懇請母后對汪印等人加以獎賞,兒臣……兒臣願意帶著封賞命令前去雁西道!”

他這話語一出,在場大的官員又是一愣。

十皇子竟然願意主動帶著封賞命令前去雁西道,這真的能看出其內心的真誠與果決。

畢竟,十皇子與汪印也並不十分對付,現在他願意前往,可見內心的坦蕩。

這一番話語,並不只是為了討好在場的官員而說出來的,當下又有不少官員點了點頭。

他們對鄭訓越是滿意,韋皇後就越是震怒。

在她的心目中,鄭訓一直是螻蟻般的存在,雖然他近來有些本事,也能給她獻上一些好計策,但是鄭訓沒有任何勢力,就如無根之萍一樣,她用一個手指就可以將其按死。

但這樣一個螻蟻,竟然膽敢當眾指責她?

連養在她膝下的人都反了,那麼其他人會怎樣想?必定會覺得她全都錯了,全都是活該吧?

人就是這樣,如果一直是死對頭反對,還不覺得有什麼有特別憤怒的,若是自己身邊的人反了,那麼怒火就是成千上萬倍了。

韋皇後此刻就是如此。

即便是邵世善沉默,她都只當其懦弱不敢與其他官員做對,但是鄭訓這些話,就讓她感到了一種被背叛的憤怒。

她絕對不能忍!

於是,她惡狠狠地說道:“你是個什麼玩意兒?不過是一個賤婢所生的人,也敢在本宮面前大放闕詞?本宮就算有錯,也輪不到你這個賤婢所生的人來指責?”

“皇后娘娘,夠了。殿下再怎麼樣,也是皇上的血脈,也是國朝的皇子。請皇后娘娘慎言。”出言阻止的,是一直沉默的邵世善。

他臉上有薄怒,眉頭皺了起來,顯然對韋皇後的話語極為不喜。

是了,他的孫女兒是十皇子妃,如果十皇子是個賤婢所生的玩意兒,那麼十皇子妃又是什麼,他這個十皇子妃祖父又是什麼?

鄭訓依然跪著,隨即重重叩了好幾個響頭,神情悲絕:“母後,兒臣知道母後定然會怪罪兒臣,這是兒臣不孝,但兒臣無悔。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兒臣不認同母后的做法,以後兒臣還會孝順母後一如往昔,但是……倘若母后不封賞有功之臣,兒臣從此不會再踏入坤寧宮半步!”

此言一出,就連顧名璘都忍不住看了看鄭訓。

他真是沒有想到,十皇子竟然會如此硬氣,這是與韋皇後決裂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