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 綜合言情 >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 1429.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指認

1429.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指認

的確是出大事了,就在朝中對韋皇後問罪汪印的做法議論紛紛的時候,後宮的胡徽妃做了一件事。

一件天大的事情!

趁著中樞三省官員都在宮中的時候,胡徽妃脫簪著素,赤腳來到了他們所在的待漏閣,未進閣門便已經啕嚎大哭。

這是一副請罪的樣子,直令所有的官員都意料不及。

胡徽妃這是在做什麼?

這麼冷的天,胡徽妃卻赤著腳、披著麻衣,光是看她這個樣子,便讓官員們下意識瑟縮發抖。

現在他們也顧不得胡徽妃冷不冷的問題,心頭全部都是疑惑:徽妃娘娘想做什麼?

只見胡徽妃在待漏閣前跪了下來,大哭道:“諸位官員,本宮有罪,雖則察覺到端倪,卻沒能及時找到證據,致令皇上在九泉之下難安,是本宮有罪啊!”

皇上?徽妃娘娘提到了皇上,難道她這個樣子,是與皇上有關?

可是皇上已經駕崩了,梓棺都快要離宮了,徽妃娘娘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裴鼎等官員怎麼可能讓胡徽妃就這樣跪著?他們忙不迭跑了出來,恭敬地說道:“娘娘,您這是……您可扎煞臣等了。”

永昭帝是駕崩了,裴鼎臣這些官員的確比胡徽妃還要權重,但是畢竟好胡徽妃是後宮主子,這樣跪著實在於禮不合。

胡徽妃卻不聽,眼淚還是如雨下,哀嚎道:“是本宮有罪!本宮早就該站出來指證的,但是本宮一直到今天才下定決心。本宮實在又驚又恐啊!”

在裴鼎臣的授意下,幾個內侍宮女都沒有能將胡徽妃拉起來,可見她跪下來的決心。

也因此,更讓在場的官員感到疑惑不解。

徽妃娘娘邊哭便訴,他們也不是很聽得明白,心裡倒是十分希望她能夠說得直白一些。

現在他們真的不明白徽妃娘娘想表達什麼。

幸好,徽妃娘娘彷彿聽到了他們的心聲,嚎哭漸漸止住了,隨即一手指著坤寧宮的方向,大聲地說道:“諸位大人,本宮要揭發一事!本宮要揭發韋皇後弒君殺夫!懇請各位大人明鑑!”

弒君、殺夫?

在聽清楚胡徽妃所說的話語之後,在場的官員快要站不穩了,特別是裴鼎臣,得用力撐住門框,才能勉力維持著身形。

事實上,他恨不得自己能夠昏過去。

他聽到了什麼?

徽妃娘娘指認皇后娘娘弒君殺夫?這……這怎麼可能?

不,不是可能不可能的問題,而是,徽妃娘娘為何會這樣說?

胡徽妃當然不會讓他們失望,繼續說道:“諸位大人,本宮早就覺得皇上駕崩得太突然,當初在紫宸殿中有三個人,怎麼獨獨就是皇后娘娘存活下來?皇上是天子,都沒有這樣的幸運,皇后娘娘憑什麼可以?”

裴鼎臣張了張口,發現自己一時失聲了。

是,徽妃娘娘這些話語,也是當時他們這些官員的疑惑。

但是,皇后娘娘的情況也十分兇險,差點就沒救回來,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好。

如果這是苦肉計的話,那麼皇后娘娘未免對自己太狠了!

不是,這個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對當初紫宸殿中發生的事情,中樞三省的官員也有定論了。

眼見著皇后娘娘所出的十八皇子就要登基為帝了,徽妃娘娘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出來指認?

錯了,應該就是在這個時候,徽妃娘娘才會不顧一切地出來指認。

“娘娘,話不能亂說!這可是天下大事!”裴鼎臣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冷聲出言道。

胡徽妃的話語實在太有殺傷力了,所牽涉的乃是弒君,是關係著整個國朝的事情。

他希望胡徽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為了奪權而胡亂攀咬。

不然,這個後果,即便胡徽妃貴為三品妃嬪,也絕對承受不起!

胡徽妃當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比任何時候都要清楚。

她既然膽敢以這樣的狀態出現在待漏閣,自然有充分的把握。

不管是證據還是證人,她全部都準備妥當了!

於是,她這樣說道:“裴大人,本宮當然不是胡說的!本宮有證據!證據就是當初皇上賞賜給皇后的鳳凰匕首!”

此言一出,待漏閣這裡的氣氛都為之一凝。

在聽聞“鳳凰匕首”這幾個字之後,裴鼎臣眼睛都瞪大了。

鳳凰匕首,正是插在皇上和那個內侍身上的匕首,也是插在皇后娘娘身上的匕首!

這樣一把匕首,統共有四把!

後來經刑部都官司查探,在紫宸殿中出現的三把鳳凰匕首,都是偽造的,真正的那把鳳凰匕首,一直都放在坤寧宮中。

現在胡徽妃指認皇后弒君,證據就是鳳凰匕首,這是怎麼說法?

“諸位大人,本宮一直沒有放棄查探,想弄清楚皇上駕崩的真正原因。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本宮查到了少府監!在皇上出事之前,少府監的官員曾經為皇后娘娘打造過三把鳳凰匕首!”

胡徽妃高聲說道,眉眼都是恨意。

“打造這三把匕首的,正是皇后娘娘的心腹親信!在打造出這三把匕首之後,皇后娘娘便將這個少府監官員滅口了!”

“可是,上天昭昭,皇后娘娘以為殺死了這個官員,就可以高枕無憂,誰料到天理昭昭,那個官員異於常人,心臟的位置卻是在右側!因此,得以撿回了一條性命。”

胡徽妃話語幾乎沒有停頓,但是將來龍去脈說得十分清楚。

從她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這個少府監官員,到對這個官員曉之以理,才說服了這個官員出來指證,云云。

到了最後,胡徽妃跌坐在地上哀哀哭道:“原本,本宮還想著國朝好不容易才安穩下來,想著將此事揭過就算了。可是誰料到,皇后壓根就不顧國朝,只想自己奪權呢?”

“若非皇后要問罪汪印,要再動干戈,本宮或許還心存惻隱,但是……現在本宮就要將這一切揭露出來,絕不能讓國朝落入一個弒君殺夫的毒婦手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