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安道:“原來你打的是這樣的主意。我贊成由江哥哥為我們家交多少錢商稅的事做主。”
餘下三個少年都表示贊同。李山見兒子們都同意,只有唉聲嘆氣的收起銀票,快要走出書房,還是忍不住道:“這都夠我花幾輩子了。”
“爹,你要記住一句話,能花才能掙。”李如意又道:“我們家靠著燕王府發家,您又是燕軍的軍官,我們家於情於理都應該響應燕王府的號召主動交稅。”
李山父子走後,趙氏心情有些煩悶,王燕坐立不安,婆媳二人乾脆去了禮村串親戚。
這個時候,禮村人賣豆腐最是忙碌。哪怕內戰打起來百日了,前來禮村買豆腐的商販仍是絡繹不絕。
豆腐在冬天是家家戶戶喜愛的美食,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南方打起內戰了,北方的人們心裡恐慌,可以不下酒樓、不買首飾新衣,但是幾個銅錢的豆腐還是要吃的,若是不吃,這個冬天都覺得沒意思。
“你們村的豆腐賣到什麼時候?”
“全村的豆腐只賣到臘月二十八,過期不候。”
“有錢賺也不賣豆腐了?”
“不賣不賣,我們還要好好休息過節呢!”
“正月什麼時候賣豆腐?”
“還不知道,等全村人商議之後再定。”
“正月早點賣豆腐。我那鋪子要是進不著你們村的豆腐,我的那些老主顧都不來鋪子買東西。我就指著豆腐拉老主顧呢。”
“我倒是想正月早點賣豆腐,可這不是我能說得算的事。”
商販跟賣豆腐的禮村人有說有笑,非常熟絡,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親朋好友呢。
趙氏、王燕對這樣的場面並不陌生,曾經李家就是這樣,現在輪到禮村了。
不過,開春豆腐的方子就要面對所有人公開,那時,禮村還有這麼多商販嗎?
趙氏去了許家,跟馬氏道:“燕王府在燕城衙門貼了告示,號召隱商交商稅。我們家就是隱商,這次得交很多的商稅。”
馬氏問道:“那得交多少銀子?”
“至少一百兩銀子。”趙氏還抱著僥幸心理,三百兩銀票應該能剩些回來吧。
“這麼多的稅。真是夠多的。”馬氏不認為自家做這點豆腐買賣就能算得上是隱商,壓根沒往自家想。
許家的院子人來人往,幾個遊商、小商販與許正、四狗子算賬的聲音很大,熱鬧的很。
趙氏坐在大廳裡聽到後,壓低聲音問道:“你們家這個冬天賣出多少豆腐,算上成本總共多少銀子?”
“我的腦子笨得很,管不了賬,家裡的賬本是六狗子管。”馬氏笑呵呵道:“我就記得昨天六狗子唸叨了一句,說臘月這才二十幾天,豆腐就比上個月多賣了兩倍多。臘月豆腐真好賣。”
趙氏一聽,臘月只是多賣了兩倍多,比起李家以前賣豆腐可差著呢,看來,內戰還是影響了豆腐買賣。
一會兒,四狗子特意進來喝水,向趙氏打聽李英華的近況。
(.=)
Copyright 2021 69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