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雲捲雲舒

近臥眉峰一帶所有松杉古木,全是瑤枝映發,瓊花璀璨。偶在虯幹繁枝之間,稀落落露出一點蒼翠之色,滿空朝陽之下,越顯得玉潔冰清,點塵不染。

雖未顯出過分悲痛意外,卻也變得神色黯然,呆立房中,凝望窗外,久久無語。房裡突然陷入一片難耐的沉寂。

司徒香香羞得“呸”了一聲,立即追出,那知門外正是狂風卷雪,看不見半個人影,欲待再遠追幾丈,又恐迷途難返,不禁愣在門邊。

悠悠醒轉,緩慢的抬起頭,把頭靠在木柱上,兩眼充滿不屑的神情勾著姚雪,嘴角仍是噙著那輕浮的笑,瀟灑的笑。。。。。

還有那婦女一老一少,老的約有六十內外,年紀小的不過十六七歲的光景,俱是老藍布褂子。

惟有那少年女子,穿了條綠綢褲子,魚肚白色綾襪套,大紅緞子鞋,卻全不穿裙子。

搖身一變,變成了脂粉隊中,出色當行,揮金如土的王孫公子。原來這家人家,並非真個出賣荷包的破落戶,荷包招牌,是個幌子,也是個暗記,門外好像是破落戶,門內前幾進閒屋,也瞧不出什麼來,可是再進去,便別有洞天,曲房復室,宛如迷宮,錦幃繡闈,有如內苑。

她的手在他身上慢慢地移動,她強烈地感覺得到,這男人的腹中,已燃起了一團再也無法可以熄滅的火。

手上拿著方才所見金蓮蓬,一面搖手,一面把那蓮蓬對準紗窗裡面捏著後面一根銀棍連抽了幾下,立有數十股黃煙暴雨一般隔著紗眼噴射進去。

剛看出蓮蓬後面附有銜筒,只一抽動,立有大量黃煙朝前噴射,猛覺鼻端聞到一絲異香,人便有些頭暈,料是江湖盜賊所用迷香之類,由紗窗上激射了一些出來,幸而聞得不多,否則必要暈倒。

為剛一進這兩邊竹木夾峙的水港,水面寬下幾達十丈左右,哪知眼前的情形一變,竹林叢樹前竟自多了一片蘆蕩。當中行船的地方,將將的能容兩隻船並行,有較狹的地方,還走不開兩船。

目中噴火,那鼻孔噴出的熱氣,像火一般侵襲著她白嫩的面頰,熱烘烘的十分難受,她驚恐交加,極力想推開他。

她微弱的力量,這一掙扎,反而更激發了白墨臨狂熾的慾念,使勁地抱著她,並解著她的衣襟。

將上邊老藍布褂子脫去,裡邊現出杏黃短綾襖,青緞子背心,腰間一條大紅縐紗汗巾,襯著綠綢褲子,五色綾子襪套,花紅鞋子,那一隻金蓮剛剛三寸。頭上挽了一個髻兒,也不戴花,耳邊戴一雙金墜子。不長不短,六尺多的身材,做一個辮腰兒朝上迎著,加上這配就的一身服色,就是一個花花蝴蝶,無人不愛。

怒極長笑,頷下長鬚無風自動,顯然在極力抑制著心中的憤怒。良久,才停住笑聲,渾圓圓的娃娃臉上蒙上一層濃烈的殺機,冰寒的語音,帶著昂熾的煞氣,緩緩吐出他磨得格格作響的齒縫。。。。。

白墨臨練氣完畢,精神振起,推窗西望,見皓月欲墮,夜色好似霜雪,寒氣砭骨,許多高峰相向而立,儼然如五六老翁,穿著衣冠,在那裡對語,東首一峰作白色,又如白衣觀音,臨空危立。忽見那峰上飛起一道白光,細如遊絲,在高處迴旋一匝,接著又有一道白光飛上來,兩道白光左右上下的飛舞,變做一片白練。

這裡船一停住,只見水手們全從後艙裡走出來,分別左右兩船舷站立,另有一名水手從艙裡拿出一束已燃著的香來,到船頭上把那已快燃盡了的香頭子全拔去,扔在水內,一根根的把新燃的香全都換上。

司徒香香亭亭玉立,胖瘦適中,高矮正妙,一身天藍綢衫略為帶紫,脖圍一蟬翼白紗,臉如皓月之清純,目似秋天之泓深,眉是閒情逸志,綿綿不斷,唇如綠茵銜紅,大地春深,似情非情,似怨非怨,婀娜清麗,世間罕見。真讓人見之欲醉欲化。那光采,讓你看一眼,永遠難忘。

可是那水說來就來,往往一日夜間高漲起二三丈。當時惡浪滔天,大量黃流挾著排山倒海之勢,裹住大量泥沙,萬馬奔騰而來。稍一決口,哪怕兩三尺一道裂縫,平日無數血汗金錢造成的大堤立時狂雪山崩,紛紛坍溶,晃眼之間千百裡內均成了一片河道,浪頭所到之處,不論人畜房舍,晃眼全被卷去,來勢之猛烈厲害簡直無可形容。

堤岸既高,河底又深,最高之處上下相去數十丈,人家、田園都與水面相近,全仗河堤擋住,如何能夠看見?

不覺一驚,右手劈出兩股強猛掌風,擋住襲來的劍氣,借勢一沉丹田真氣,收住衝勁,腳落實地,向後躍退越出二丈多遠。

雖在寨中積極招羅賢士,積草屯糧,在後面蝦蟆嶺下開闢了一條秘密隧道,以作出路。又在寨外分水嶺上築起碉堡來,派部下駐守,以備官軍來攻時,成犄角之勢,不讓官軍封塞洞口。

這是下弦之月,鄱陽湖面,籠罩著一層灰濛濛的薄霧,霧雖薄,但仍不能透視太遠,一二十丈以外,即無法看清,舟行湖中,似被一個巨大的沙罩,扣在湖面,夜靜無風,水波不興。

撕裂了她的胸衣,那凝脂肌膚,酥胸****,高低起伏,隱約地呈現眼前,而且那醉人的少女幽香,撲入鼻孔,沁人心脾,狂亂使得他情懷大開,血脈暴張,也就更瘋狂了。

他狂喜之餘,解開她粉紅色內衣,一霎間,血氣奔行,丹田熱流猛然上衝,他心頭狂跳得幾乎可以清楚地聽見。

芳容慘白,秀目微閉,黛眉深鎖,胸部微微起伏,嘴角滲著一許血絲,徐徐噓吐蘭氣,顯然受創頗重,不省人事!

想起平日最厭女色,怎會一見此女深印心頭,由昨晚到今片刻不曾去懷?回憶老方丈以前所許的話,忽於一夜之間口氣大變,分明認為自己已入魔道,不可化解,才會這等說法。細一尋思,百年如夢,終歸黃土,從小向道,十分虔誠,利祿功名早已視為糞土,對於女色更是心如秋月澄波,不染纖塵,忽生綺念,決非佳兆。好容易遇見這等高憎,已允指點迷途,一過中秋便先秘示禪修,只等人子道盡,披髮入山,永離塵世,尋求正果,無端為一女子自誤,豈不可惜?

料不到敵人竟是這麼毒辣,一起手就是想要取別人性命,不禁大恚,但這時敵人的劍尖已接近胸前三寸,那由得他發狠,這時不管向左向右轉身躲避都非受傷不可,連到鐵板橋的工夫也施展不出來,只好左掌一推,身子一側,取了“游龍戲鳳”的身法,逆著敵人劍勢,繞到敵人的左方,趁機一跳脫離了險招,但也嚇得一身冷汗。

那一輪紅日尚未銜山,一片斜陽照得水面上亂流明滅,那船上桅杆影兒一根根橫在岸上,趁著幾株疏柳參差,正是漁家晚飯,分明一幅畫圖

。恰好三隻船頭尾相連的都順靠在岸邊。那運河沿河的風氣,但是官船靠住,便有些村莊婦女趕到岸邊,提個籃兒,裝些零星東西來賣,如麻繩、棉線、零布、帶子,以至雞蛋、燒酒、豆腐乾、小魚子之類都有,也為圖些微利。

兩人四劍合璧之下,有攻有守,連續廝拼個多時辰,白墨臨把師門十二字劍法由“錦”字用到“華”字,已是變更了三套劍法,仍然奈何他不得,不禁又怒又急。

有一天將近五臺山,在途中忽聽鸞鈴響,有一騎自後疾馳而來,倏忽間已至身側。蓮姑睇視,一頭青鬃馬上坐著一個五陵少年,披著輕裘,腰繫一劍,丰姿甚是俊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