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 綜合言情 > 情緣歌 > 第一章:大道

第一章:大道

長生不老,仙福永享也許是天下人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上至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也許無人能夠抵抗永生的誘惑。據說,在凡人想象不到的上界存在著仙境,那裡美景出塵,珍禽異獸、異花靈果無數,那裡的人沒有紛爭,沒有煩惱,擁有無邊的fa力更能長生不老。乃是下屆凡人所敬仰的神仙。世間傳聞只要一心修道,不僅能延年益壽,擁有莫測威能之外,更能有朝一日肉身成聖、白日飛昇,往生極樂。故此世間尋仙問道大有人在,上至帝王貴胄下至達官貴人,修道之風盛行,那些錢權貴人們,府中大多招攬修道門客,以請教修仙長生之道。而普通百姓中雖人人尊之重之,卻少有修道之心。試問每天都在溫飽之中碌碌而為,又哪來的心思長生呢?然修道之風雖盛,但大多都是無能之輩招搖撞騙罷了,真正的有道修士追的皆是大道至極,又怎會浪費時間在世俗黃白之物。修道之士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其中著實有不少濫竽充數的宵小之徒,這類人嚴格來說只算是騙子而不是修士,修士即便與世間黃白凡物往來,那也是外門記名弟子。真正的內門高足都是摒棄俗物,一心向道。當今修道界派別林立,多不勝數,小的只有數人或十數人,大的動輒門人過千,其中差別自然在名氣、道fa、gong決、fa器,當然越是強勢的宗門,入門的條件也就越高,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這些林林總總的派別中,有三大聖地是為天下修士心中的聖地,每一個皆存世千年,其無論是gongfa還是品行皆是極致之選,內中fa門更是直通天途。千年間天下羽化飛昇不過寥寥數人更是皆出自三大聖地,其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縹緲峰“自在宮”,須彌山“大覺寺”,天罰谷“大勢宗”合成三聖地,那並不是自稱,而是當今天下修道之人公認的存在,其中“自在宮”乃是道宗,講究天人合一,煉形存神、形神俱妙、崇尚自然、清靜無為。雖貴為聖地,卻極少插手各派之事,更從不發號施令,一心向道,寡慾清修。道fa《太乙三天決》威能無匹,鬼神莫測,內中記載丹鼎之術、五行術數,卜卦相fa,奇門遁甲等諸般雜學無所不包,號稱大道三千,萬般皆fa。掌教清閒真人gong參造化已近飛昇,乃天下修士第一人,一身道fa之強無能出其左右。除清閒真人之外,四位清字輩真人:清散、清虛、清無、清念,雖比之掌教真人有所不及,卻也在《太乙三天決》上造詣精深,各擅勝場。其下教御二十有八,修士三千,弟子過萬。規模宏大實不負聖地之名。須彌山“大覺寺”修佛fa,四大皆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鎮寺神技《大悲心經》更是佛門無上妙fa,雖不擅爭殺之道,卻也妙用無窮,濟世救人普濟天下。與“自在宮”的清心寡慾和“大勢宗”的隨心所欲不同,“大覺寺”的僧侶心懷天下,所謂修道只為解天下黎民之苦,所以“大覺寺”建於俗世,也是介入俗物最多的修道宗門,哪裡災苦,哪裡就有大覺寺的僧人,大覺寺內信奉無為而治,並沒有主持一職,寺內諸事由“空、相、善、淨”四位神僧共同打理,也是修道界絕無僅有不看資質收徒的宗門,只要一心向善,耐得佛門清苦皆可入的門牆。《大悲心經》與《太乙玄天訣》並列,威能甚至凌駕於“大勢宗”《大勢八fa鑑》之上,然四大神僧修為別說無fa與清閒真人相比,就連大勢宗宗主百里無極也是比之不過,此結果非是四神僧天資愚鈍、修行不勤,實是心懷天下,行善渡人耗去太多心力,事實上“大覺寺”歷代神僧少有壽終正寢,天下百姓不知其他兩聖地者多,不知“大覺寺”者無,“大覺寺”活佛、聖僧之名天下皆知。出家人慈悲為懷,善也、悲也。“大勢宗”地處南疆,門戶之見較為開放,《大勢八fa鑑》兼收幷蓄,煉體不修心,隨心所欲、無心而為,大勢能容天地。南疆苦寒、兇山惡水、民風彪悍,多兇獸,更是很多所謂邪道修士的天堂。“大勢宗”建宗初衷便是利用兇險之地錘鍊後輩子弟,因此“大勢宗”善戰,門下弟子個人戰力穩居三聖地之首,只不過地處邊陲,收徒不易,門丁遠不如其他兩聖地興旺,整體實力倒也比之另外兩家有所不及。宗主“刀魔”百里無極,《大勢八fa鑑》已盡修八fa,一手“究兇煉獄刀”縱橫南疆莫可匹敵,實力僅比“自在宮”清閒真人低了一籌,穩居第二。也有人稱其“第二刀魔”,座下八位入室弟子合成“大勢八殺將”。“大勢宗”行事隨心,不問對錯,介於正邪之間。大善之事做的,大惡之事亦可行。有趣的是,有幾起大惡之事由“大勢宗”門下弟子所犯,但將其繩之以fa的還是“大勢宗”門下弟子,非是清理門戶,維護聲譽。僅是心之所向不同罷了,真的是將隨心所欲發揮的淋漓盡致。“大勢宗”對門下弟子也多採取放養政策,沒有太多的門規約束,大勢宗門規僅僅三條“不得****、不得行小人之事、不得勝負不認、恬不知恥”。也因此“大勢宗”雖善、惡同宗,卻從未有過奸詐淫邪之徒,真可謂:殺人盈野是為我想,除暴安良是為我願!

除三聖地之外,其他大小修真門派無數,內中道fagong決大多與三聖地道fa多少有些聯絡,或緣分指點、或偷師學藝、或尋得過古書殘卷等等不一而足。雖說如此,卻也不可小瞧了這些大小門派,要知道天下之大,能人異士輩出。這些道fagong決中有些異想天開之作在某些方面不見得就比三聖地的傳承差了多少。

有修士認為既然修道,自然得講究一個正宗正源才能得證大道,這部分魁首自然是“自在宮”“大覺寺”無疑,亦有部分修士認為修行自當隨心所欲、逍遙自在,何必為自己揹負那麼多責任道義。這些宗門自然以“大勢宗”馬首是瞻。至於邪魔外道……拋開“大勢宗”不算,單就一個“大覺寺”就容不得邪魔猖獗,更何況還有個天下第一人坐鎮的“自在宮”那些只為私慾的邪魔外道,又怎麼可能形成龐大的實力。邪道修士要麼遠遁邊陲,要麼小門小派零零散散,至少看起來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其實是人都脫不開“**”二字,真正無慾欲求、心懷天下的,當世又有幾人?否則又何來紛爭?

關閉